作者: 秦王 来源: 转载自华夏医界
导 语
医疗废物不得小觑,一旦发生感染就后果严重!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中就切实加强医疗废物,特别是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过程中医疗废物的管理增加相关规定。
草案明确医疗废物管理5大方面
关于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修订草案三审稿提出了5个方面内容:
1、明确医疗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
2、明确了监管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的监督管理,防止危害公众健康、污染环境。
3、在主体责任方面,修订草案三审稿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法分类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及时收集、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4、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车辆、场地、处置设施和防护物资。
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应急处置。
今年督查重点:医疗废物处置
疫情的突袭让医疗废物处置再次成为焦点问题。生态环境部网站27日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4月25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122.8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增加了1220.0吨/天。自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30.4万吨。
今年2月底,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足见国家对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视程度。
在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村卫生室,医疗废物产生量较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费用相对又高,不少乡村医生往往认为这些花费不值得,诊疗过程中就无暇顾及这些。这些问题确实是基层存在的难处,需要在基层医疗废物管理方法上加以重视。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医疗废物不得小觑,一旦发生感染就后果严重。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例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引发关注。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对一家村卫生室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村卫生室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极端不规范,将大量使用后棉球、敷贴等感染性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且置于生活垃圾袋中。
执法人员遂对该村卫生室作出了10000元的重罚。执法人员表示,医疗废物携带有大量的致病菌,不规范处置极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尤其今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之后,医疗废物的管理将更加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应加以重视。
来 源 / 新华社、基层医师公社